-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极速赛车一分钟一期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即将对印度展开为期 5 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行程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两国试图在南海问题上联手制衡中国。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 8 月 4 日到 8 日期间,小马科斯会和印度方面着重讨论加强防务合作,尤其是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这次访问或许能达成几项实在的合作。
在军事方面,印度打算让自己的海军舰艇定期停靠菲律宾的港口,很明显这是在为插手南海事务做准备。另外,印度和菲律宾可能会在水文调查、情报共享这些方面加强合作。
近年来,印度和菲律宾的防务关系有了明显提升。
印度正在向菲律宾推销本国生产的武器装备,此前已向菲律宾交付了包括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内的先进武器系统,以及还在商谈售卖的阿卡什防空系统等。
目的是增强菲律宾的远程防御能力和威慑力,特别是针对南海及吕宋海峡方向来自中国的潜在军事威胁。
这些举动都表明印度想通过给菲律宾提供武器,来对中国进行牵制。
然而,这种 “弱弱联合” 的战略到底能对中国造成多大威胁呢?从实际情况看,就算菲律宾和印度联合起来,在南海问题上也很难动摇中国的优势地位。
中国海警一直在南海进行常态化巡航,已经实现了有效管控,而且背后还有强大的海军支持。菲律宾和印度要是想在南海和中国对抗,不管是装备水平还是综合实力,和中国比起来都差得远。
不过需要注意,印度近期在南海的军事动作频频。7 月底,印度海军三艘舰艇访问马尼拉,这是其今年第二次造访菲律宾。与此同时,印度还派出多艘舰船在南海活动,明显是在向中国展示存在感。
这种举动与其说是为了 "平衡" 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不如说是一种力不从心的战略焦虑。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常态化部署早已让印度如坐针毡。
在经济层面,马科斯这次访问也将讨论双边贸易合作。令人发笑的是,马科斯和莫迪这两个变脸高手没想到自己也有自己被算计的一天,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两国试图抱团取暖之际,竟都遭到了美国的 "背刺" 。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此前访美时,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介意中菲改善关系,这直接浇灭了小马科斯期待的美方强力支持。而印度不接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后,面临着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威胁,特别是在能源领域购买俄石油可能遭受更严厉二级制裁。
这些现实困境暴露出一个残酷事实,无论是菲律宾还是印度,在美国的战略棋盘上都只是可随时牺牲的棋子。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让这两个国家陷入了尴尬境地。他们本想借助美国来制衡中国,却发现自己反而成了大国博弈中的牺牲品。
菲印走近还有一个原因,反映了两国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焦虑。但这种基于短期利益的合作很难形成持久合力。菲律宾需要明白,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而印度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其军事实力与中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印菲的"弱弱联合"于中国而言的确需要关注,但我们也不必过度反应。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立场坚定不移,相关维权行动也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联手而改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继续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
南海局势的演变将取决于各方的战略智慧。菲律宾和印度如果执意采取对抗性策略,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相比之下,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才是明智之举。中国始终愿意与周边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总的来说,菲印此次走近更多是出于各自国内政治需求和战略焦虑,而非真正的实力联合。在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这种缺乏实质内容的联盟很难产生预期效果。
相信 9.3 阅兵之后,这两个国家会更清楚地了解自身实力,对上中国没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上的沉稳,持续稳步推进国防和外交建设,才是应对这类挑战的根本办法。
Powered by 极速赛车一分钟一期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